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脂肪肝

脂肪肝创建词条目录

  • 英文名:fatty liver
  • 其他名称:脂肪性肝病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医保:
  • 病因:脂质代谢紊乱
  • 症状:疲乏感

1脂肪肝简介编辑本段

简介

脂肪肝简介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2脂肪肝病因编辑本段

病因

脂肪肝病因

   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欧美和国内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5%;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

  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只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

  脂肪肝早期无症状,好多年青人在体检时检查出自已患了脂肪肝而就医.所以人人都要注意体检,有效地把疾病控制在早期阶段。

  1.饮酒。饮酒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见病因,饮酒致脂肪肝可能是酒精对肝内甘油三酯的代谢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健康者,每日饮酒含乙醇100-200克,连续10-12天,不论其饮食是否含蛋白质,均可发生脂肪肝,低蛋白质只是一种加重因素。

  2.饥饿。由于血糖降低,脂肪肝组织中的脂肪酸被动员入血,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肝内有中等度脂肪堆积。

  3.营养不良。由于蛋白质缺乏,而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造成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脂肪在肝内堆积。

  4.肥胖。50%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这是由于脂肪组织增加,游离脂肪酸释出增多所致。肝炎后脂肪肝是由于摄食过多、运动减少,加之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极易造成脂肪在肝内存积。慢性肝炎病人由于不适当地增加营养和减少体力活动,也常伴有脂肪肝。

  5.糖尿病。约有半数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病人,葡萄糖不能利用,造成三大代谢紊乱,最终使脂肪酸在肝内存积引起脂肪肝。

  6.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激素可使人肥胖并发生脂肪肝。

  7.四环素。可引起脂肪肝,特别是在妊娠妇女,常引起与妊娠急性脂肪肝表现相似的脂肪肝,死亡率高达75%以上。

本段由"北京京华友好医院"编辑

3脂肪肝发病机理编辑本段

发病机理

脂肪肝发病机理

 

  在通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脂肪酸经肝细胞摄取后,一部分在线粒体内氧化供能,另一部分可在滑面内质网合成磷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如果脂肪酸氧化充分,则脂肪合成减少,如果脂肪酸氧化供能不足,则甘油三酯合成相应增加。

  但在大量饮酒,病毒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损伤等情况下,由于肝功能减退,使肝细胞线粒体的β-脂肪酸氧化能力减退,从而使得肝细胞加速合成甘油三酯,并造成甘油三酯的积累,从而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肉眼观肝脏弥漫性肿大,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脏重量增加,可达3~6kg,大体形态和大小正常或缩小,重症者则明显缩小,可小至800g左右;脂肪肝边缘钝而厚质如面团,压迫时可出现凹陷,表面色泽较苍白或带灰黄色,切面呈黄红或淡黄色有油腻感。光镜下肝细胞肿大,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或脂滴,大部分病例脂滴弥漫分布于肝小叶中央区(肝腺泡Ⅲ区),严重者可累及肝腺泡Ⅰ区,即整个小叶的大多数肝细胞均有脂滴沉积,但有时脂肪浸润呈灶状或不规则分布。当脂滴变多直径增大至5µm左右时,光镜下可见脂滴呈串珠状聚集在肝细胞的窦面,进而肝细胞胞质内充满这些微滴,此即小泡性脂肪变。随着肝内脂肪含?的单个大脂滴,细胞核和细胞器被挤压移位至脂滴边缘,但是细胞非脂肪部分的容积常无变化,此种改变称为大泡性脂肪变。肝细胞小泡性脂肪变一般不伴有坏死、炎症和纤维化,即常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

  各种病因所致的大泡性脂肪肝如任其发展则可相继发生以下4种改变或这些改变合并存在。

  (1)单纯性脂肪肝:仅见肝细胞脂肪变性。

  (2)脂肪性肝炎:在脂肪变性的基础上伴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可伴有Mallory小体和纤维化。

  (3)脂肪性肝纤维化:在脂肪肝特别是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出现中央静脉周围和肝细胞周围纤维化,甚至汇管区纤维化和中央汇管区纤维分隔连接。

  (4)脂肪性肝硬化。为继发于脂肪肝的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再生结节形成。

本段由"北京京华友好医院"编辑

4脂肪肝并发症编辑本段

并发症

脂肪肝并发症

 

  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发表现。

  1、常并发有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现,如酒精依赖、胰腺炎、周围神经炎、贫血、舌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2、营养过剩型脂肪肝常管理层其他基础疾病并发出现,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存,如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4、妊娠急性脂肪肝常 并发有肾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5、重症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其他还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子有闭经、不孕等。

本段由"北京京华友好医院"编辑

5脂肪肝分类编辑本段

分类

脂肪肝分类

 

  按理学改变程度分类

  根据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行分类,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1、单纯性脂肪肝

  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

  2、脂肪性肝炎

  是指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基础上发生的肝细胞炎症。据统计,长期大量嗜酒,40%左右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很少发生脂肪性肝炎。

  3、脂肪性肝纤维化

  是指在肝细胞周围发生了纤维化改变,纤维化的程度与致病因素是否持续存在以及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有关。酒精性肝纤维化可发生在单纯性脂肪肝基础上,而非酒精性则是发生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则病变为脂肪性肝硬化

  4、脂肪性肝硬化

  脂肪性肝硬化是脂肪肝病情逐渐发展到晚期的结果。近年来,随著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脂肪性肝硬化已占到国内肝硬化病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酒精性肝炎中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0%以上,少部份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会发展成为肝硬化。

  根据发病原理分类

  脂肪肝按自身体素质不同、饮食习惯不同等导致脂肪肝的发病原理不同,一般可分为肥胖、过食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营养缺乏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妊娠性脂肪肝和不明原因的隐源性脂肪肝等。

  按严重程度的分类

  1、轻度脂肪肝临床症状:脂肪肝常无自觉症状,有时仅有转氨酶轻度升高,有些类似轻症肝炎,黄疸少见,如有亦为轻度。通过B超、CT可有辅助诊断意义,确诊必须依靠肝活检。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据记载,约25%以上的脂肪肝患者临床上可以无症状。有的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故更难发现轻微的自觉症状。

  2、中重度脂肪肝临床症状: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易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脂肪囊泡破裂时,脂肪颗粒进入血液也可引起脑、肺血管脂肪栓塞而突然死亡。

  3、重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是比较严重的疾病。一般情况下,轻度脂肪肝和中度脂肪肝治疗病情严重后也会转换成重度脂肪肝。

本段由"北京京华友好医院"编辑

6脂肪肝诊断检查编辑本段

诊断检查

脂肪肝诊断检查

   脂肪肝的检查其实比较简单,目前大多数肝病医院都采用影像检查和肝功检查的方式,如果这两者都提示患者有脂肪肝,那么患者罹患脂肪肝的几率就十分大了。

  1、超声(B超)检查。目前检查脂肪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超声波检查。根据研究发现,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的准确度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七,所以此法是相当理想的检查方法。一般来说,进行超声扫描时,肝脏与肾脏影像出现明显对比(即肝脏影像比较明亮时)医师就可据此诊断为脂肪肝。

  2、肝功能(GOT,GPT)检查。一般营养过剩的脂肪肝患者,其GOT、GPT值会轻微升高,但一般来说,指数都还维持在100以下。如果GOT、GPT值高过100以上,就要考虑是否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脂肪肝。如果指数高达数百,那就可以确定脂肪肝并非营养过剩引起,可能是慢性肝炎比如乙肝造成的。

本段由"北京京华友好医院"编辑

7脂肪肝治疗方法编辑本段

治疗方法

脂肪肝治疗方法

 

  饮食疗法

  1、饮食治疗被大多数脂肪肝病人所应用,合理饮食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众所周知,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体摄取营养的失衡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过高的热能摄入可使人的体重增加、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加速肝脏细胞脂肪变性;而当肝功能减弱,脂肪代谢能力下降,也会引起脂肪的累积引起脂肪肝;甚至过于限制营养的摄入同样会引起脂肪肝,比如由于节食减肥引起的脂肪肝等。

  因此,应该制定并坚持合理的饮食制度,瘦肉、鱼类、蛋清及新鲜蔬菜等富含亲脂性物质的膳食,有助于促进肝内脂肪消退,高纤维类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这对于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尤其重要。

  2、脂肪肝的人要注意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重视脂肪的质和量,糖类饮食应适量,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需要提醒的是,脂肪肝的人应以低脂饮食为宜,并且要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尽可能多吃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菜籽油、茶油等),尽量少吃一些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等),同时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鱼卵、鱿鱼等。在糖类摄入方面,应吃一些低糖类饮食,不能吃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冰淇淋、干枣和糖果等。

  3、脂肪肝的人应该坚决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应坚决戒酒。同时,当各类保健药、营养药等没必要服用时就不要服用。三餐要规律,大力提倡少食多餐。因为过量的摄食、吃零食、夜食、间食以及过分追求高品位高热量的食物必然会引起身体脂肪过度蓄积,引起肥胖并诱发脂肪肝。

  饮食方式无规律,如经常不吃早餐,或者三餐饱饥不均会扰乱身体的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

  有研究表明,在一天能量摄取量相同的情况下,固定于晚间过多进食的方式比有规律的分3次进食更容易发胖。此外,进食速度过快者不易产生饱腹感,且难以消化,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及代谢吸收不充分等促发肥胖性脂肪肝。

  4、对脂肪肝有益的高纤维类的食物有玉米麸、粗麦粉、糙米、硬果、豆类、香菇、海带、木耳、鸭梨、魔芋等。同时,应注意充分合理饮水,一般地,成人每日需饮水2000ml,老年人1500ml,肥胖者因体内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故每日饮水量需2200ml~2700ml,平均每3小时摄入300ml~500ml;饮用水的较好选择是白开水、矿泉水、净化水以及清淡的茶水等,切不可以各种饮料、牛奶、咖啡代替饮水。如果是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人,饭前20分钟饮水,使胃有一定的饱胀感,可降低食欲、减少进食量,有助于减肥。

本段由"北京京华友好医院"编辑

8脂肪肝预防编辑本段

预防

脂肪肝预防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一定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心情要开朗

  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段由"lizhifei"编辑

““脂肪肝””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1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脂肪肝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36

最新编辑时间:2018-04-26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脂肪肝简介
2脂肪肝病因
3脂肪肝发病机理
4脂肪肝并发症
5脂肪肝分类
6脂肪肝诊断检查
7脂肪肝治疗方法
8脂肪肝预防
友情链接: 正规医院看白癜风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特色看白癜风 正规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正规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白癜风医院哪家有特色医疗 脂肪肝地方信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