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妊娠合并肝炎

妊娠合并肝炎创建词条目录

  • 英文名:Pregnancy hepatitis
  • 其他名称: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母婴传播为主
  • 多发人群:妊娠妇女
  • 医保:
  • 病因:病毒感染
  • 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1妊娠合并肝炎介绍编辑本段

介绍

妊娠合并肝炎介绍

  妊娠的任何时期都有被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在妊娠的这一特殊时期,病毒性肝炎不仅使病情复杂化,重症肝炎也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胎儿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增高;流产、早产、死产和胎儿畸形发病率增高;而且胎儿可通过垂直传播而感染肝炎病毒,尤以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为高,围生期感染的婴儿容易成为慢性携带状态,以后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

  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孕期肝脏未见明显增大,胎盘循环的出现使肝脏血流量相对减少,肝细胞大小和形态略有改变,但无特异性;肝功能无明显改变,由于血液稀释所致,血清总蛋白降低,60~65g/L,主要以白蛋白降低为主;凝血因子有所改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增加。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妊娠并不增加对肝炎病毒的易感性,但由于其生理变化及代谢特点,肝脏负担加重,同时肝脏抗病能力下降,使病毒性肝炎病情加重,使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以致造成妊娠期重症肝炎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达到非孕期的37-65倍。

  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与肝炎互为不利因素,即肝炎可影响妊娠的正常发展,对母儿可产生不良后果,如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死胎、死产等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可引起小血管痉挛,使肝脏、肾脏血流减少,而肾功能损害,代谢产物排泄受阻,又进一步加重肝损害,易致肝细胞大块坏死,易诱发成为重型肝炎。

2妊娠合并肝炎鉴别诊断编辑本段

鉴别诊断

妊娠合并肝炎鉴别诊断

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妊娠早期反复呕吐和长期饥饿,可出现肝功能受损,病情好转后,肝功正常,病毒学标志有助于鉴别。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肝损害:在高血压、蛋白尿及肝功能受损的基础上合并肝损害。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损害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伴有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降低三大特征。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为妊娠晚期特有的疾病,表现为急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所引起的肝功能障碍,多见于妊娠30周后,以初产妇居多,早期表现与肝炎相似,1-2周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少尿,DIC、肝性脑病、昏迷和休克。肝脏穿刺有助于明确诊断。

药物性肝损害:孕妇因服药发生肝损害及黄疸较非孕期多见。药物性肝损害均有服药史而无病毒性肝炎史,服药后迅速出现黄疸及ALT升高,可伴有皮疹、皮肤瘙痒。停药后多可恢复。


本段由"江西军民医院"编辑

3妊娠合并肝炎传播途径编辑本段

传播途径

妊娠合并肝炎传播途径

  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以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为主。

  甲型病毒性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甲型肝炎病毒不能通过胎盘,故孕期不用人工流产引产,但妊娠晚期患病,分娩过程中母体血液受粪便污染可使新生儿感染。

  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是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三种途径:

  1)、宫内传播:占9%-36%。

  2)、产时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占40%-60%,胎儿可通过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母血进入胎儿体内感染。

  3)、产时感染:与接触母乳及母体唾液有关。

  丙型病毒肝炎:母婴传播的比率为4%-10%,仅当母血在中检测到较高浓度的病毒量是才发生母婴传播,且有许多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在生后一年内自然转阴。

  丁型病毒肝炎: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发生,传播途径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同,但母婴传播较少见。

  戊型病毒性肝炎:孕妇一旦感染病情常常很危重,妊娠晚期母亲的死亡率达15%-25%,在疾病的急性期诊断较难,亦有一定的母婴传播。

  庚型肝炎:输血传播病毒引起的肝炎。

4妊娠合并肝炎临床症状编辑本段

临床症状

妊娠合并肝炎临床症状

甲型肝炎临床表现均为急性,好发于秋冬季,潜伏期为2~6 周。前期症状可有发热、厌油、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乏力、腹胀和肝区疼痛等,一般于3 周内好转。此后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肝脏肿大,持续2~6 周或更长。多数病例症状轻且无黄疸。乙型肝炎分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重症肝炎和HBsAg 病毒携带者,潜伏期一般为1~6 个月。急性期妊娠合并乙肝的临床表现出现不能用妊娠反应或其他原因解释的消化道症状,与甲肝类似,但起病更隐匿,前驱症状可能有急性免疫复合物样表现,如皮疹、关节痛等,黄疸出现后症状可缓解。乙型肝炎病程长,5%左右的病人转为慢性。极少数病人起病急,伴高热、寒战、黄疸等,如病情进行性加重,演变为重症肝炎则黄疸迅速加深,出现肝性脑病症状,凝血机制障碍,危及生命。妊娠时更易发生重症肝炎,尤其是妊娠晚期多见。其他类型的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类似,症状或轻或重。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26 周,输血引起者为2~16周。丁型肝炎的潜伏期为4~20 周,多与乙型肝炎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戊型肝炎与甲肝症状相似,暴发流行时,易感染孕妇,妊娠后期发展为重症肝炎,导致肝功能衰竭,病死率可达30%。有学者报道散发性戊型肝炎合并妊娠,起病急症状轻,临床预后较好,不必因此终止妊娠。

本段由"江西军民医院"编辑

5妊娠合并肝炎检查编辑本段

检查

妊娠合并肝炎检查

  辅助检查

  1) 病史:有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半年内曾接受输血、注射血制品史。

  2)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乏力、畏寒、发热等,部分患者有皮肤瘙痒、尿色深黄,孕早中期肝肿大、并有肝区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增高,持续时间较长,排除其他原因,血清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阳性,凝血酶原的测定等均有助于肝炎的诊断。

6妊娠合并肝炎鉴别诊断编辑本段

鉴别诊断

妊娠合并肝炎鉴别诊断

  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妊娠早期反复呕吐和长期饥饿,可出现肝功能受损,病情好转后,肝功正常,病毒学标志有助于鉴别。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肝损害:在高血压、蛋白尿及肝功能受损的基础上合并肝损害。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损害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伴有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降低三大特征。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为妊娠晚期特有的疾病,表现为急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所引起的肝功能障碍,多见于妊娠30周后,以初产妇居多,早期表现与肝炎相似,1-2周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少尿,DIC、肝性脑病、昏迷和休克。肝脏穿刺有助于明确诊断。

  药物性肝损害:孕妇因服药发生肝损害及黄疸较非孕期多见。药物性肝损害均有服药史而无病毒性肝炎史,服药后迅速出现黄疸及ALT升高,可伴有皮疹、皮肤瘙痒。停药后多可恢复。

7妊娠合并肝炎治疗编辑本段

治疗

妊娠合并肝炎治疗

  1 妊娠期轻症肝炎:

  与非孕期相同,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高纤维素、高蛋白、足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应用中西药物,积极进行保肝治疗。避免应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注意预防感染,以防感染加重肝脏损害,有黄疸者应立即住院。

  2 妊娠期重症肝炎:

  1)、保护肝脏

  2)、预防及治疗肝昏迷

  3)、预防及治疗DIC

  4)、肾脏损害的治疗

  3 产科处理:

  1)妊娠早期:妊娠早期急性轻症,应积极治疗,可继续妊娠,慢性活动性肝炎,适当治疗好终止妊娠。

  2)妊娠中、晚期:尽量避免终止妊娠,避免手术、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加强胎儿监护,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避免妊娠延期或过期。

  3)分娩期:备血、防止滞产,缩短产程,防止产道损伤及胎盘残留。

  4)产褥期:应用对肝脏损害较小的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回奶不能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本段由"lizhifei"编辑

8妊娠合并肝炎预防编辑本段

预防

妊娠合并肝炎预防

  加强围生期保健:重视孕期监护,加强营养,提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感纤维素食物,定期复查肝功及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

  甲型肝炎:有密切接触史的孕妇,7日内肌注丙种球蛋白,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丙种球蛋白感染,甲型肝炎急性期禁止哺乳。

  乙型肝炎:新生儿出生后采用联合免疫。孕妇根据具体情况孕晚期可采用抗病毒治疗。

  丙型肝炎:尚无特异的免疫方法。保护易感人群可用丙种球蛋白,新生儿1岁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对婴儿起保护作用。

本段由"lizhifei"编辑

““妊娠合并肝炎””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妊娠合并肝炎介绍
2妊娠合并肝炎鉴别诊断
3妊娠合并肝炎传播途径
4妊娠合并肝炎临床症状
5妊娠合并肝炎检查
6妊娠合并肝炎鉴别诊断
7妊娠合并肝炎治疗
8妊娠合并肝炎预防
友情链接: 治疗性功能障碍医院地址 治疗性功能障碍医院电话 治疗性功能障碍医院专家 治疗性功能障碍医院怎么走 治疗性功能障碍医院挂号 治疗泌尿生殖感染医院地址 治疗泌尿生殖感染医院电话 治疗泌尿生殖感染医院专家 治疗泌尿生殖感染医院怎么走 妊娠合并肝炎地方信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