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冷不育是指因肾阳不足,阴寒内盛等而引起精气清冷导致男性不育,以自觉射精时精液清冷为主要症状。常见疾病有不孕不育、精子增多症、阳痿等。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年 第3期
造成精冷不育可能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所致的精子精液异常,如各类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结核菌、淋球菌等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炎症。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精子精液异常,如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功能下降、甲减、甲亢等。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精子精液异常。先天性生殖系统异常或遗传性疾病所致异常。受外界影响,如服药、工作、生活环境及不良嗜好等引起的精子精液异常。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医学文选》 1991年 第5期
鉴别精冷不育要注意精子是由睾丸生精小管产生的,再经过输精管、射精管以及尿道,将成熟的精子送出体外。只要任何一处发生阻塞,精子的排出和运行就会发生障碍,导致不育。下面来了解精道异常性不育的原因。精冷不育不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先天性梗阻:由于先天性附睾发育不全;先天性输精管闭锁;先天性输精管发育不良;先天性射精管梗阻等都会引起先天性的精道梗阻。
2、后天性因素而导致的精道梗阻:包括感染、手术结扎或者以外损伤。
精道异常临床表现:梗阻患者往往性欲和性功能都是正常的,第二性征也是正常发育的。只有在精液化验中发现少精子或者无精子。病因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不洁性交、淋病等感染病史或者生殖系统结核病史的患者都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
来源资料:《现代中医药》 1989年 第3期
检查精冷不育要进行精子受精能力测定、精子运动轨迹分析等检查,当发现自觉射精时精液清冷、婚后两年以上不育、精液常规检查无异常是要注意此证:
精子受精能力是指精子在进入阴道后的存活率,以及和卵子相遇后结合的能力。精子受精能力根据医学数据统计。一般来说,精子受精能力是直接影响孕育的关键之一。精子受精能力根据医学数据统计,精子在体外的存活时间与温度、湿度、环境中的酸碱度有关,有这些因素的影响精子在体外存活时间不会超过24小时。
精于运动轨迹分析是采用连续曝光摄影技术,通过一定时间内精于运动的距离来测定精子运动速度,从而判断精子活动力,尤其是精子前向活动力,是决定精子能否受精的重要因素。将精液放入精液自动分析系统中,精液自动分析系统能实时记录3秒的精子运动轨迹,其运动轨迹图反映出精子的真实运动情况。
来源资料:《健康生活》 1995年 第3期
治疗按照传统中医的理论,精是人体生长、发育、性能力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必须有后天之精的滋养,才能得到充实和壮大。后天之精又必须有先天之精气的蒸化才能够产生。饮食营养是后天之精的物质基础,所以,通过食疗,可以达到补肾填精的作用。
命门火衰证。性欲淡漠,婚后不育,自觉精液清冷,甚或阳痿,腰膝酸软,畏冷肢凉,面色白,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弱。治疗方法:温补命火。
肾虚寒凝证。形肥体胖,性欲淡漠,或阴茎难举,婚后不育,自觉精液清冷,体困畏寒,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而弱。治疗方法:温肾散寒。
预防精冷不育注意平时多食具有酸性药味的食物如牛奶、番茄、赤小豆、柚子、李子、山楂、葡萄等,或者有辛性药味的食物有韭菜、芥菜、芫荽、葱、姜、蒜、胡椒、桂皮、酒、辣椒、金橘等。
来源资料:《中华中医药学刊》 1989年 第5期
1.注意调养。
按照传统中医的理论,精是人体生长、发育、性能力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必须有后天之精的滋养,才能得到充实和壮大。后天之精又必须有先天之精气的蒸化才能够产生。饮食营养是后天之精的物质基础,所以,通过食疗,可以达到补肾填精的作用。
2.辨证论治精冷不育。
命门火衰证。性欲淡漠,婚后不育,自觉精液清冷,甚或阳痿,腰膝酸软,畏冷肢凉,面色白,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弱。治疗方法:温补命火。
肾虚寒凝证。形肥体胖,性欲淡漠,或阴茎难举,婚后不育,自觉精液清冷,体困畏寒,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而弱。治疗方法:温肾散寒。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