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的条索状肿块:是尿道癌的主要症状。尿道癌可以通过阴道触诊发现病变,阴道检查可触到尿道变粗、变硬及条索状肿块。阴道检查可了解病变大小、质地、活动度等,阴道双合诊检查可了解有无膀胱及盆腔转移。当病变侵犯至阴道壁时,很难判断原发灶来自尿道、还是来自阴道本身膀胱尿道镜检及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尿道癌的主要方法。原发尿道癌比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女性。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内肿瘤临床》 1995年 第7期
尿道的条索状肿块的病因由尿道癌引起。大约50%的尿道癌继发于膀胱,输尿管或肾盂移行上皮癌。原发尿道癌比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女性。发病原因未明确,但与尿道肉阜发生的可能性无关,尿道白斑可能为癌前期病变,尿道癌早期与尿道肉阜,息肉及乳头状瘤及相似,应予鉴别,必要时活组织检查。
感染:尿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如果没有彻底治愈,慢性尿道感染的细菌及炎症反应长期刺激引起鳞状化生,其分化程度不一,分化较好的可看到癌珠及细胞间桥,分化差者则呈明显异型性,并见较多的核分裂象。
尿道病变:尿道癌与尿道增生性病变恶变有关,如尿道肉阜、乳头状瘤。有报道在一组女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后,6%~13%发生尿道癌,多侵犯近端尿道。
来源资料:《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 第2期
尿道的条索状肿块可能通过视诊或触诊检查而发现。病变可能呈鲜红色乳头状赘生物突向尿道腔及尿道口,此时易误诊为尿道肉阜,其误诊率约为8%。排尿、性交妊娠或反复泌尿系感染对尿道刺激可能是一些尿道癌的诱因,增生性疾病如肉阜、乳头状瘤、腺瘤、息肉会继发恶变。尿道黏膜白斑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尿道新生物还应与急慢性炎症引起的尿道黏膜脱垂、憩室等病变相鉴别。尿道黏膜脱垂是指尿道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脱出并外翻于尿道口外的一种女性尿道疾病。发病者多为儿童,其次为绝经期的妇女。
来源资料:《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 第10期
尿道口检查:是对尿道口粘膜及尿道分泌物等的检查。尿道口检查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以用于非淋菌性尿道炎等尿道疾病的诊断。经尿道分泌物检查尿道分泌物种类有尿道出血、尿道血性分泌物、尿道脓性分泌物、尿道粘液分泌物。尿道的条索状肿块患者检查时尿道流血,尿道触及肿物。
尿道功能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尿道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糖尿病病人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膀胱尿道功能异常即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后者终因顽固的尿道“梗阻―感染―梗阻”恶性循环出现肾功能衰竭而致命。尿动力学检查是目前确定膀胱尿道功能的最有价值的检查项目。尿道的条索状肿块患者检查时尿及尿道分泌物查得癌细胞。
来源资料:《国内内镜杂志》 2011年 第8期
尿道的条索状肿块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适宜各期尿道癌治疗,单纯放射治疗用于O期、A期或小部分B期病人。放射治疗方法包括单行近距离组织间插置放射治疗,或组织间插置放射治疗配合体外照射治疗,或术前体外放射治疗加手术。分化良好的局限性尿道癌单用组织间插置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率可达75%,当尿道周围组织受累时,局部控制率下降至的50%。这种情况下,用小野外照射配合组织间插置,或体外放射治疗配合手术治疗较合适。体外照射4000~5000cGy/4~6周,组织间插置2000~3000cGy。
尿道的条索状肿块的预防:本病无特殊有效的预防措施,改变坏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来源资料:《肿瘤学杂志》 2001年 第5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