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或保育员在照顾孩子期间有时候会发现孩子身体有不对称的情况,例如两侧肩膀不平衡、一侧肩胛骨比另一侧突出、或一侧骨盆高于另一侧,这时家长或保育员便要加倍注意,孩子很可能是患上脊柱侧弯。如果不及时治疗脊柱侧弯,孩子在青春期脊骨异常弯曲的程度会加剧,会导致脊骨发硬甚至僵硬。严重的可能影响心肺功能、背痛等。与普通人相比,患有神经肌肉疾病的孩子,较容易患上脊柱侧弯,照顾这类残疾孩子的家长及人员,更要时刻留意,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参考资料: 《第三届国内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国内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脊柱侧弯或侧凸是在青少年中常发生的一种骨科病症,由于这类疾病发病进程长,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大,家长要注意及早发现和治疗。这种病就是民间俗称的“罗锅”,分为先天性和特发性脊柱侧弯,多发于女性,男女比例为一比四左右,以青少年最多见。
脊柱侧弯常见于10岁至14岁之间的青少年,因为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第二个生长高峰,脊柱生长得较快,原本轻微的脊柱侧弯这一时期加重也较快。病发早期引起的外观异常并不明显,尤其是穿着衣服时不易被发觉,大多数青少年的脊柱侧弯都是由家长在孩子洗澡或是穿衣较少时发现的。
脊柱侧弯发展起来非常快,一般一年时间弯曲会增加5到10度。治疗脊柱侧弯的较好时机是骨骼成熟前,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常面临升学考试,家长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督促孩子学习上,看到孩子脊背直不起来,误以为是学习压力大引起的,只顾了补充营养而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参考资料:当代健康报 2007.02.22——《脊柱侧弯应及早发现和治疗》
脊柱侧弯是青少年最常见的骨骼畸形。由于75%的脊柱侧弯是进展的,可以用支架治疗的仅为5%~10%,所以手术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1983年Cotrel和Dubousset发明了新型钩棒矫形内固定系统(CD系统)后,脊柱侧弯开始实现真正意义的外科矫形手术,术前全面、细致的影像学检查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本组MRI检查发现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脊髓异常最常见的为脊髓纵裂、Chiari氏畸形、脊髓空洞、脊髓低位栓系。脊柱侧弯常为脊髓空洞的**表现,X线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脊柱侧弯的首要方法,X线平片可确定脊柱病变的类型、部位、形态和程度,不能显示椎管内的结构和脊髓改变。文献报道,90%脊髓空洞与Chiari氏畸形有关。普通CT扫描能显示椎体、椎管、小关节及椎体附件的发育异常,对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髓纵裂、椎管内骨性分隔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普通ct多平面重建的阶梯伪影严重地影响椎管及脊髓失状位、冠状位直观显示。螺旋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多平面三维重建,可显示完整的脊柱及脊髓全貌,但由于重建图像是由横断图像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因此需要较薄的层厚以获得足够多的图像,以减少重建图像边缘的锯齿状伪影,一方面较薄的层面加重了球管的负担,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受照剂量,另一方面重建图像与原始图像比较数据有所丢失,对脊髓病变的分辨力较低,并且图像不能在扫描同时显示。脊髓造影虽可显示椎管内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理状况,但要用碘对比剂通过穿刺的方法完成,有一定的创伤性和禁忌症,操作较复杂。
研究结果证实MRI具有矢状、冠状、横轴等多方面、多参数成像的特点,除能清楚地显示骨的解剖结构,发现椎体、椎管、小关节及椎体附件的发育异常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晰地显示脊髓及其周围组织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理状况。脊髓三维水成像具有脊髓造影的效果,无创伤性,图像空间分辨率高,对脊柱侧弯手术前的诊断及术后复查具有重要的价值。虽然MRI/MRM的扫描时间较长,对患者的静态要求高并有一定禁忌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脊柱侧弯患者手术前、后,应做MRI/MRM检查为宜。
参考资料: 《国内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年 第2期 142-143页 作者:余正贤、朱斌、周正扬、张冰
多数脊柱侧弯症早期没有症状,一旦发现都多多少少有畸形,影响美观。因此在青少年中应每年定期做脊柱侧弯检查,美、日和我国已将脊柱的检查作为学生健康检查的一个项目,检查方法一般采用肉眼检查法,但肉眼检查对轻度的易漏诊。用脊柱X线摄片较正确,但费用大,又有放射线,不宜作普查或定期检查项目。我国已开展用Moire云纹照相仪,利用普通光源,普通胶卷摄影的方法作普查,既方便又正确。因为需要Moire云纹照相仪,目前这种方法还没有普及。
参考资料:家庭医生报 2008年8月11日(总第1174期)——《怎样检查出脊柱侧弯》
预防小儿脊柱侧弯要注意:
1、婴儿不要坐得过早,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不哭,自己多干点活,当婴儿3—4个月龄时,就给婴儿裹着被子让他坐起来,一坐就好几个小时,有时小儿坐着坐着就睡着了。长时间的同一姿势坐着,婴儿容易疲劳,也容易造成脊柱弯曲。
2、幼儿坐的姿势要正确,桌、椅的高低要合适;写宇、看书时要坐正,不要歪着趴在桌面上, 同时应适当地变换体位与休息,以免造成脊柱侧弯。
此外,因为脊柱侧弯的发生绝大部分并不是由于坐姿不良造成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按病因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不明原因引起的特发性脊柱侧弯,占全部脊柱侧弯的80%左右。另外一种是由各种疾病,如先天、代谢、神经及肌源性等引起的非特发性脊柱侧弯。
治疗脊柱侧弯:
对于超过20度的特发性脊柱侧弯可以采取非手术疗法,常用的有支具疗法和体疗,其中以支具治疗最为可靠,体疗是辅助疗法。
小于20度的侧弯可定期拍片,一般周期是6个月。如果无发展则继续观察,如有发展,则需支具治疗。支具治疗必须正规,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侧弯做不同的支具,同时,需要24小时配戴,直至发育停止。
每半年需拍片复查,以检查支具治疗的效果。并根据身体生长情况调整或更换支具。配戴支具期间每天应行1小时左右的体操或体育锻炼,以防支具配戴时间过长而出现肌肉萎缩,若配戴支具期间侧弯继续加重,超过40~45度就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参考资料:《健康时报》2006.08.21——《脊柱侧弯诊治专题》
参考网站:百姆医药 http://www.100md.com/Html/Dir0/13/51/59.htm
矫正练习中脊柱左侧弯便向左侧同练习,右侧弯便向右侧屈练习。
(1)手拉肋木体侧屈二侧对肋木站立,一手拉住肋木,另一手上举,做体侧屈,练习3组,每组30~50次。要求抬头、挺胸、特需,上体不能前倾。
(2)俯卧,两臂弯曲体前撑地,将脊柱侧弯一侧的腿用力向上抬起,同时异侧手臂伸直前举,保持3~4秒,再还原。练习3组,每继10一15次。
(3)两腿开立,侧弯一侧的手臂自然下垂,另一侧手臂肩侧屈抱头,上体向侧弯一侧弯曲,手往下伸至最低,保持3秒,还原。练习3组,每组10~15 次。或侧弯一侧手臂提一重物(如哑铃、书包等)进行练习。
(4)向脊柱侧弯方向侧卧,两臂屈臂撑地,外侧腿用力向肩侧方踢腿至最大限度,再还原,练习25~30次。要求踢腿时身体要正,踢腿幅度要大。
脊柱的四个生理曲度,决定着人的姿势,曲度的变化会累及身体的健康。脊柱侧弯等脊柱性疾病一般都与颈曲、腰曲有关,或在颈曲、腰曲上有所反映。骨脊康理疗床的颈曲复位枕和腰曲复位枕是公司在反复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按照人体的正常生理曲度设计,选用远红外线发生器制成的。在温热、牵引、运动条件下垫用,对脊源性疾病患者来说,有利于颈、腰曲度复位,缓解或消除疾病症状;对脊柱健康的人来说有利于保持正常生理曲度,保持体形优美、挺拔。
骨脊康理疗床将人的双脚固定在脚托上,通过摇摆系统做扇形左右摆动,其旋转摆动的力,通过脊柱下面的悬挂床板,由骶骨经过腰椎、胸椎、颈椎依次传递到头部,使每一对椎体间都做一个半旋转式的摇动。这种身体倒置状态下的扇形摆动是骨脊康的专利,是目前所有医疗器械和健身器材所没有的。这种旋脊扇形摆动,对椎间盘有一种揉搓性按摩的作用,有利于椎间盘还纳归位;对椎间孔的神经根有一种牵拉式按摩作用,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粘连,确保神经传导通畅;对身体各内脏器官有一种拍悠式按摩作用,有利于促进内脏各器官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这些按摩方式和一般意义上的按摩概念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按摩的力不是来自外部,而是身体器官内部的互动。特别是对于纠正小关节紊乱,解除脊柱周围软组织挛缩;对于归位脊柱正常纵嵴列线,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1)侧凸:即部分脊柱棘突偏离身体中线称脊柱侧弯,有左侧凸、、右侧凸及S形弯,C形弯。
(2)后凸:指胸段脊柱后凸超过生理曲线范围者。
(3)鞍背:是指局部某椎体被破坏,椎体突然向后凸起。
(4)圆背:是指整个脊柱象弓一样向后凸起
(5)畸胸:分两种,一种是胸骨向外突起,另一种是胸骨向内凹陷。
(6)旋转性(扭曲性):是因为腰椎横突一面高一面低或胸骨扭曲形成的,这种弯曲是最复杂,最难治的。
双肩不等高时当心脊柱侧弯
以车代步、不良的生活方式、过度肥胖、运动的缺失、电脑的普及、现代网络的吸引、日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等等原因,导致骨科疾病的患者日趋增多。
脊柱侧弯目前在我国青少年中的发病率约为1%-3%,这个发病率是相当高的,有0.25%-0.27%需要治疗,而真正得到治疗的又微乎其微。而我国目前并未将脊柱的检查纳入到学生常规体检之中,所以学生及家长应格外重视脊柱畸形发生的可能。
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脊柱侧弯这个疾病,或即使知道有这种疾病但不知道可以治疗。若发现孩子存在双肩不等高,骨盆倾斜,或胸腰背部有异常隆起(驼背)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专科进行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及早得到正确规范治疗,切勿听信江湖游医吊单杠、按摩正脊、配戴饰物等无效甚至是错误的宣传,以免延误病情。
脊柱侧凸手术后一般三天之内最痛,需要使用止痛药物。很多医院都有止痛泵可以在手术后三天之内使用,其止痛效果非常好,但是由于是使用麻醉药物来止痛,所以尽可能不要使用太多和太长时间。三天以后以后疼痛就会逐渐减轻,手术后一周之后疼痛就比较轻微了。
术后一周的时候,医生会给你拍片了解弯曲矫正和体内内固定的情况,如果拍片结果正常的话,患者就可以试着坐起来,试着站立,站立的时候可以扶着床边,或者使用助行器得帮助。刚起床坐或站立的时候,患者会感到一些头晕,这是较长时间卧床和手术后身体还有些虚弱的缘故,不必担心,起来几次之后就会适应了,头晕也会消失了。
等到可以站立比较自然了,并且可以站立10分钟以上了,就可以量身取模作支具了。一般2-3天支具就可以做好,戴上支具以后就可以起来走动了。配戴支具的目的是保护体内的金属内固定装置,以免在植骨融合完成之前发生内固定松动或者断裂。支具的配戴原则是只要起来,就要配戴,至少要半年,因为只有植骨融合好了,才可以不带。所以手术后1、3、6月的拍片复查十分重要。如果术后1月没有异常的感觉,也可以不拍片,但是3,6月拍片时必须的。
一般来说,术后第一个月内是以卧床休息为主的,可以适当起来走动,就餐、如厕等,但是只要起来就需要配戴支具保护。术后1月之内的日常生活是需要有人照顾的。术后一月的时候较好拍片复查一下,了解内固定是否有松动或者变化,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逐渐增加活动的时间了。很多患者术后2月就可以完全恢复如常生活或者上学了。手术后起来活动的时候,腰背部的酸痛是正常的,毕竟手术部位的肌肉等软组织完全愈合也需要3-4周的时间,一般都没有问题的。只要身体没有突然的变化,如背部剧痛、身高降低、后背再次隆起等,就没有大的问题。 手术后的康复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不要操之过急。一般来说。手术后半年之内是不允许做剧烈的活动的,尤其不要弯腰、扭腰、搬提重物等,术后一年之内也不可以做对抗性的活动或运动。如果患者感觉自己可以坐2-3小时而没有不适感觉的话,就可以回学校上学,但是不可以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先上半天课,以后逐渐增加。
总之,脊柱侧凸手术后的一年之内的复查十分重要(3、6、12月),坚持按时到医院复查或者拍片寄给你的医生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术后康复情况,使你更好的更快的康复。如果在此期间又感觉有任何异常的感觉(手术部位突发性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后背隆起、身高突然变化等),就应该立刻和你的医生联系,到医院检查确定原因并及时处理。
纠正不良习惯和错误姿势
1.卧硬板床。
人的脊柱从侧面看是弯曲的,医学上称之为“生理弧度”或“生理弯曲”。人在仰卧于水平面时,背部和腰部的脊柱正好有力地支撑起身体,而长期平卧在过于柔软的床铺上时,身体的自重会使脊柱的“生理弧度”改变或者消失。也就是脊柱变直了(从侧面来看),从而出现不适或疼痛。由于孩子的脊柱十分柔韧,且很容易定型。因此,儿童,尤其是发育期、青春期、体重过重的孩子,为了较好保持脊柱的生理弧度应选择卧硬板床。
2.若是婴幼儿,枕头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较为理想和合适。孩子的枕头应以低而柔软为好。睡觉时,宜让孩子的整个肩背部一起置于枕头上,以减轻颈部的屈力。不宜让小孩子们长时间、长期趴着睡觉。虽然他们是如此喜爱这样的姿势。可以告诉他们:“青蛙是变不成王子的。”
(二)走路时:
1.不要为孩子选择过大的鞋子,这不是节约的好方法,因为孩子的脚比想象的要长得快得多。过大的鞋子会让孩子的下肢行走起来很不协调,长期如此,会加重脊柱的工作压力,出现疼痛。
2.也不要为孩子选择过分硬底、厚底的鞋子。这样会让他们在走路时,使脚底不能更好地感触地面而增加脊柱的承重力。不要让女孩穿着限制足踝活动的长靴,甚至是高跟、尖跟皮鞋。这样会加重脊柱,尤其是腰部的负担。美丽应以健康为基础。
3.尽量避免赤足行走。尤其是夏季和温暖时节,足部受凉会促使和加剧下肢和腰部脊柱的疼痛。
(三)上学时:
1.避免用单肩背书包,虽然那样看上去很帅。要注意,或许你长大后,就成了高低肩,甚至是脊柱侧弯的患者。
2.乘公共汽车时建议不要长时间趴在前椅靠背上打瞌睡。这样不仅危险,而且对脊柱的健康也很不利。
3.教室里的坐椅,绝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孩子。因此,我们建议孩子坐椅子时较好坐椅子面的前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且尽量上半身坐直,不要保持屈背弯腰姿势,以减少心肺和腰部承受的压力。
听课和做功课时,不要侧歪着身体,以增加背部脊柱的侧压力。不然你的脊柱会和你的字一样不太漂亮。
4.较好不要趴在课桌上睡觉,否则,老师和医生都会请你去他的办公室做客。
5.教室外的运动。应注意避免从高处往下跳。
6.避免别人撞击你的身体。这种横向的水平外力对脊柱的撞击是非常危险的。
麻痹性
麻痹性脊柱侧弯多种原因所致两侧躯干肌不平衡萎缩或失去功能,可发生麻痹性脊柱侧弯,在我国最常见是由于小儿麻痹所引起的,占15%;此外,还可见到肌营养不良和高位截瘫所致麻痹性脊柱侧弯。
小儿麻痹性脊柱侧弯的特点为:可发生子任何年龄,由于脊柱肌肉软弱,使其结构和体位不平衡而造成形式繁多的脊柱侧弯,在急性期阶段数月内发生,发展很快,也有数年后缓慢发展加重的。
麻痹性脊柱侧弯的曲度决定于肌力大小、肌肉麻痹引起不平衡的范围及继发挛缩。典型的麻痹性脊柱侧弯是一个长的胸段弯曲,由~骶部呈一大“C”型畸形,影响较轻的仅在胸腰段形成一般性“c”型弯曲。卧位时侧弯明显改善,情况严重时腰部躯干肌的张力可完全消失,使腰椎形成广泛可活动弯曲,常发生腰椎瘫塌,病人无法起坐,失去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2]
先天性
先天性脊柱侧弯并不少见,仅次于特发型脊柱侧弯,其原因尚不清楚,与妊娠期第4~7周时,受到母体之内外环境变化刺激有关,生后即出现有畸形征象,但由于诊断常识和诊断手段缺乏等原因,病变常为家长和医生忽视,直至畸形发展明显后,才被发现。先天性脊柱侧弯是否会发展加重,取决于畸形形态,大多数先天性脊柱侧弯都需要治疗,否则会迅速发展加重。非手术治疗,如体表电刺激治疗或塑料支具治疗,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疗效,只能用于一段时期,以控制和延缓畸形发展加重,推延手术时间。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