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背部寒

背部寒

  • 别名:背凉
  • 患病部位:腰部,肾
  • 所属科室:中医科,中医内科
  • 细分症状:产后背部寒、肾虚背部寒
  • 相关疾病:产后虚羸、肾虚腰痛、肾阳虚、肾阴虚、产后虚脱
  • 相关检查:螺旋CT检查、脊椎平片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
  • 相关药品:蚕蛾公补片、健阳片、十一酸睾酮胶丸、宁心益智胶囊
  • 相关症状:头部发沉、肩臂发僵、倦怠乏力、晕目眩、腰酸背痛、口咸

1背部寒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背部寒,中医证名,多由于肾虚、肺气虚、产后虚弱等导致的。主要为肾阳虚引起腰部气血循环不畅通,使肾气失养所致,主要表现为背部发寒。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当患者一夜未眠复又感受寒凉之后,寒伤与阳,寒邪收引凝滞。阳气不能达于背,故患者感觉背部寒,时日久远,气血凝滞不通,导致血淤,气滞血淤又阻滞阳气,故背部寒久不得缓解。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内医药导报》 2006年 第20期

2背部寒症状起因

  背部寒在中医认为多由于肾虚、肺气虚、产后虚弱等导致的。背部寒主要为肾阳虚引起腰部气血循环不畅通,使肾气失养。肾阳虚,即肾脏阳气虚衰,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症候。中医学认为:“阳虚则外寒”,也就是说,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人就特别容易怕冷。

  阳虚体质背部寒与下列因素有关:

  1.缺铁:铁在人体中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血红蛋白担负着机体运输氧的任务。缺铁者外周组织的氧供应减少,导致组织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会因产热不足,身体感到异常寒冷。

  2.低血压:血压过低可引起末梢血循环不良,机体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所以使人容易怕冷。

  3.甲状腺功能低下:美国营养学家贝尔德等人做了一个试验,让120名身着泳装的中年妇女参加游泳,然后进行耐寒测试,结果发现怕冷组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平均比不怕冷组低1倍多。甲状腺素有加速代谢并释放能量的作用,还可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增加体热以抵御寒冷。如果机体长期缺碘,甲状腺分泌不足时,机体就会因产热不足、御寒能力降低而怕冷。

  4.患畏寒证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拥有制造热量的肌肉比男性少,月经又容易导致铁的流失所致。此外,更年期的妇女还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密切关系。因为雌激素可影响神经血管功能的稳定性,患者会因血循环不良而出现手、足或全身怕冷。

来源资料:《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年 第8期

3背部寒症状诊断/鉴别

  背部寒即指背部发寒,畏寒怕冷。背部寒的诊断一般可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而断。背部寒患者多由肾阳虚引起,肾阳虚患者的症状表现为面色白或黝黑、腰膝酸痛、筋骨萎软、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身体沉重、性欲减退、手足冰冷、畏寒怕风、易受凉腹泻、身体浮肿等等。此外,女子会出现不孕、遗尿、浮肿、性欲低下等症状。补肾阳虚药物多是温热性药,如附子、肉桂、鹿茸等。

  背部寒的鉴别诊断:

  肾阴虚:主要症状是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还会有以下诸症:眩晕耳鸣、肾脏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痿或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崩漏、不孕、尿短赤黄。补肾阴虚的药物有何首乌、熟地黄、龟甲胶、女贞子、黄精、墨旱莲、枸杞子、石斛、玉竹、山茱萸、西洋参等。

来源资料:《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年 第8期

4背部寒症状检查

  背部寒的检查一般是通过中医望闻问切,但现代医学的螺旋CT检查、脊椎平片检查、血清钙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产后妇科检查等也可适用于本症排除原发疾病。肾虚的常见检查有血清钙 ,螺旋CT检查 ,腰背部检查 ,腰背痛体格检查 ,腰部活动度 ,脊椎平片。腰部X线检查,可发现骨密度普遍下降,骨小梁变细减少,椎体呈双凹样畸形或楔形变等骨质疏松征象。

  产后虚羸引起背部寒的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有无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是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据红细胞参数(MCV、MCH及MCHC)可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分类,为诊断提供相关线索。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及代偿情况。外周血涂片可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或形态改变,有否疟原虫。

来源资料:《国内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0年 第24期

5背部寒治疗/预防

  背部寒的治疗:

  背部寒的治疗以中医治疗为主,主要以补肾壮阳为治疗原则多用温热性药,如附子、肉桂、鹿茸等。另外,拨罐子、按摩、热毛巾敷、虎骨酒等也是民间常见治疗方法。此外,最重要的是进行饮食调理和耐寒锻炼。对年老体弱而又阳虚者,中医多采用益气助阳之法,用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等组成的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防风、干姜等治疗,多可取得良效,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肾阳虚患者的宜食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胃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

  阳虚便秘者更宜食既温补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参、海虾等。

  阳虚泄泻者更宜食既温补又止泻的食物,如糯米、链鱼、河虾、干姜、花椒等;具有收涩止泻的食物,如石榴、乌梅、莲子、芡实等。

  背部寒的预防措施:

  背部寒的预防要从饮食与锻炼多重方面入手,吃饭的目的就是摄取热量,所以应认真对待每一餐饭,尤其应重视早餐。适当多吃些动物瘦肉、鱼、豆类、芹菜、香菇、大枣、黑木耳等富含铁的食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还应注意多摄入含碘丰富的海带、鱼虾、海蜇、牡蛎等,以促进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天冷时常吃些羊肉、狗肉等有温肾壮阳作用的食品,对提高御寒能力帮助也很大。

  适当运动不但可以强壮制造热量的肌肉,改善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还会帮助把热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运动健身应根据每个人的年龄、体质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此外,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洗鼻子、擦身,也可使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逐渐增强。耐寒锻炼建议从夏天开始,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抵御寒冷还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其中要特别重视头部、腹背与足部的保暖。着装的基本原则是:“上装稍薄而下装厚,衣服鞋袜要宽松保暖性能好”。应避免穿过于紧身的衣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

来源资料:《国内医药导报》 2006年 第20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背部寒症状描述
2背部寒症状起因
3背部寒症状诊断/鉴别
4背部寒症状检查
5背部寒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