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肋间肩胛带疼痛

肋间肩胛带疼痛

  • 患病部位:上肢,肩
  • 所属科室:外科,骨外科
  • 细分症状: 慢性肋间肩胛带疼痛、胸椎退行性肋间肩胛带疼痛
  • 相关疾病:胸椎间盘突出症、肋间神经痛、瘫痪、肌肉萎缩、褥疮
  • 相关检查:胸壁检查、脊柱压痛与叩击痛检查、肌电图检查、脊柱MRI检查
  • 相关药品:风湿定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 相关症状:肋间隙可有压痛、侧肋骨痛、肋间神经痛、脊髓受压、背痛

1肋间肩胛带疼痛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肋间肩胛带疼痛是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临床表现。既往胸椎间盘病变的统计资料是依靠用碘苯酯脊髓造影的诊断方法随着安全无创伤性的更先进的诊断技术MRI、CT的出现大家已对胸椎间盘突出的认识发生了改变。Awwad及其同事在观察了433位患者脊髓造影后的CT扫描(CTM)后确诊68位患者患有无症状的胸椎间盘突出。Wood及其同事报道了40岁以下无胸部疼痛症状的成年人MRI影像检查结果发现胸椎间盘退变者达55%,无症状者37%发生急性胸椎间盘突出,其中,40%的椎间盘突出者为一个节段以上的多个椎间盘突出。此外,在未加选择的368例尸体的尸检中发现,有胸椎间盘突出者竟达15.2%。由此可见,有许多人虽有胸椎间盘突出却无临床表现,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患者的胸椎椎管矢状径较大,以致突出的髓核组织尚不足以达到压迫脊髓的程度之故。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

2肋间肩胛带疼痛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肋间肩胛带疼痛的发病原因脊柱慢性劳损,损伤及姿势不正,被迫体位,均可引发肋间肩胛带疼痛,胸椎椎节的退变也是肋间肩胛带疼痛的病因之一。

  发病机制

  1.慢性劳损或损伤

  本病大多是由于慢性劳损或脊柱损伤所致,除姿势不正、被迫体位持续过久及弯腰过度等因素外,各种外伤,例如从高处坠下、摔倒、多次反复的脊柱扭伤等,均可引发本病。病程短者突出物多为弹性柔软的髓核组织,而病程长者,则突出的髓核大多随着成纤维细胞的包绕、收缩而变得坚硬,亦可呈钙化或骨化的硬结,并与后纵韧带粘连,固定于椎节后缘,这常常是此病引起广泛的脊髓节段性损害的原因之一。

  2.胸椎退行性变

  尽管胸椎退行性变与年龄有关,且多见于中年以后,但本病的发病率并不与年龄成正比,因此椎节的退变是构成本病发病的病因之一。椎间盘退行性变时,髓核向后突,甚至破裂脱出,并在后期形成钙化。胸椎间盘突出症除自身的特点外,亦有与颈椎病或腰椎病相似的发病机制。脊柱椎间盘是人体器官中最早开始退行性变的一个,其退行性变从早期即表现为间盘变性、间隙变窄、节段不稳、韧带松弛、髓核突出或脱出、骨质增生以及周围软组织钙化等一系列的病理过程。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再遇外伤,甚至轻微的外伤即可诱发本病。因此,本病有时也可发生在年纪较轻、椎间盘退行性变并不十分明显的患者。至于明显外伤情况下所致发生的胸椎间盘破裂、髓核突出,亦与其本身退变有关。根据统计资料,胸椎间盘突出症在下胸椎的发生率最高,亦表明椎节退变的作用。

  3.脊柱姿势的改变

  统计资料表明,在先天性或后天的驼背病例,其后凸畸形顶点部位的髓核易突出。当然,姿势不正常是引起椎节退变的原因之一。

来源资料:《国内民间疗法》 2012年 第10期

3肋间肩胛带疼痛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肋间肩胛带疼痛要区分肋间神经痛、肋间隙可有压痛、肋骨痛等疾病:

  1、肋间神经痛:又名肋间神经炎,是一组症状,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如: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膈、胸膜病变,肋间神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2、肋间隙可有压痛是肋间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肋间神经痛患者体检发现,胸椎棘突旁和肋间隙有明显压痛;典型的根性肋间神经痛患者,屈颈试验阳性;受累神经的分布区常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

  3、肋骨痛:肋骨所对应的背部胸椎有有轻微移位,造成肋神经受卡或粘连,就会有痛。 在痛的点上有肌肉损伤产生无菌炎站刺激肋神经造成痛。

  4、右侧肋骨痛综合症:多见与青年女性,好发于2-4胸肋关节。可单发,也可多发。病因不十分明确,于外伤有关,故常见于体力劳动者和体操运动员。

来源资料:《针灸临床杂志》 2005年 第4期

4肋间肩胛带疼痛症状检查

  在临床上,对肋间肩胛带疼痛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病史:可急性发病,亦可缓慢发生,且症状轻重不一,应全面了解,包括既往的检查及治疗概况等。

  2.临床表现:由于患者个体椎管矢状径大小不一,其症状差异亦较大,从一般局部隐痛到下肢完全瘫痪均可发生,因此对此类患者均应注意认真检查,以求及早发现。

  3.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以胸椎常规的正位和侧位X线平片为优选;据报道,20%~50%的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椎管内有钙化的椎间盘。

  (2)脊髓造影:用大剂量的水溶性造影剂行脊髓造影术的同时用CT扫描,是一种更准确的优良诊断方法。如不先行脊髓造影,而直接用CT检查,将会弄错受损脊髓的准确节段。但目前大多数学者均认为此种损伤性检查应被MRI检查取代,因为后者也是一种纵向观察估测整个胸椎椎管的方法。

  (3)CT及MRI检查:凡疑及本病者,均应及早行MRI检查。作者发现,MRI检查是本病早期诊断及获取及时治疗最为有效的措施。此外,脊髓造影及CT检查等虽对本病的诊断亦有一定帮助,但由于其确诊率不如MRI检查,因此,切勿作为优选检查项目,目前已较少选用或仅作为参考。

  4.其他检查:

  包括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等,对诊断胸椎间盘突出症多无帮助。

来源资料:《中医外治杂志》 2010年 第1期

5肋间肩胛带疼痛治疗/预防

  肋间肩胛带疼痛动作宜“慢半拍”。运动前或做重体力工作前、或晨起后,身体各部肌肉和关节都在松弛状态,如此时做突然的动作就有可能伤害椎间盘。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椎间盘突出,穿鞋时不要半蹲,不要直接弯腰取物,不要下蹲负重。

  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工作一段时间后稍作运动,或按摩一下腰腿部,或做一会儿体操,并保持正确姿势,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

  走路时多运用腹部肌肉,站立时不要双腿同时并齐长时间站立。睡软硬适度的硬板床,饭后不要长时间看电视。避免寒冷、潮湿的居住及工作环境,在寒热交接的季节注意避免腰椎疾病的复发。

来源资料:《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 第11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肋间肩胛带疼痛症状描述
2肋间肩胛带疼痛症状起因
3肋间肩胛带疼痛症状诊断/鉴别
4肋间肩胛带疼痛症状检查
5肋间肩胛带疼痛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