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先天性斜颈

先天性斜颈创建词条目录

  • 英文名:congenital torticollis
  • 其他名称:暂无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新生儿
  • 医保:
  • 病因:家族史、先天性
  • 症状: 颈部肿块,斜颈,面部不对称

1先天性斜颈简介编辑本段

简介

先天性斜颈简介

  先天性斜颈系指出生后即发现颈部向一侧倾斜的畸形,其中因肌肉病变所致者称之为肌源性斜颈;因骨骼发育畸形所致者称之为骨源性斜颈。先天性斜颈的真正原因至今仍不明了。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斜颈,面部不对称和其他并发症等。其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

本段由"zhanglulu"编辑

2先天性斜颈病因编辑本段

病因

先天性斜颈病因

   临床观察发现,其中70%~80%的病例见于左侧,10%~20%的患儿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病理解剖方面,仅能证实形成胸锁乳突肌挛缩的组织主要是已经变性的纤维组织。其中病情严重者肌纤维完全破坏消失,细胞核大部分溶解,部分残留的核呈不规则浓缩状;中间可能出现再生的横纹肌及新生的毛细血管,亦可发现成纤维细胞,对这种现象的出现目前有以下几种见解。

  1.宫内胎位学说早于Hippoerates时代即已提出畸形多系胎儿在子宫内姿势不正引起的压力改变所致。近年来的研究亦表明,此种由于压应力改变所致的胸锁乳突肌发育压抑是斜颈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2.血运受阻学说无论是供应胸锁乳突肌的动脉支还是其静脉支,当闭塞时,即可引起肌肉的纤维化,此可从实验性研究中得到证实此种见解尚未被大家普遍接受。

  3.遗传学说临床调查发现,约有1/5的患儿有家族史且多伴有其他部分的畸形。表明其与遗传因素亦有一定关系。

  4.产伤学说先天性斜颈多发生于难产分娩的病例,尤其是臀位产者,约占3/4病例但反对者认为,在组织病理学检查时,从未在纤维化的胸锁乳突肌中发现有任何含铁血黄素痕迹可见因此推测其并非因产伤所致。

本段由"zhanglulu"编辑

3先天性斜颈临床表现编辑本段

临床表现

先天性斜颈临床表现

  1.颈部肿块

  由母亲或助产士最早发现的症状,一般于出生后即可触及位于胸锁乳突肌内,呈梭形长2~4cm,宽1~2cm,质地较硬,无压痛,于生后第3周时最为明显,3个月后即逐渐消失,一般不超过半年。

  2.斜颈

  于出生后即可被母亲发现,患儿头斜向肿块侧(患侧)。半月后更为明显,并随着患儿的发育斜颈畸形日益加重。

  3.面部不对称

  一般于2岁以后,即显示面部五官呈不对称状,主要表现为:

  (1)患侧眼睛下降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致使患者眼睛位置由原来的水平状向下方移位,而健侧眼睛则上升。

  (2)下颌转向健侧亦因胸锁乳突肌收缩之故,致使患侧乳突前移而出现整个下颌(颏部)向对侧旋转变位。

  (3)双侧颜面变形由于头部旋转,致双侧面孔大小不一,健侧丰满呈圆形,患侧则狭而平板。

  (4)眼外角线至口角线变异测量双眼外角至同侧口角线的距离显示患侧变短,且随年龄增加而日益明显,除以上表现外,患儿整个面部,包括鼻子、耳朵等均逐渐呈现不对称性改变,并于成年时基本定型,此时如行手术矫正,颌面部外形更为难看。因此对其治疗力争在学龄前进行,不宜迟于12岁。

  4.其他

  (1)伴发畸形可检查有无髋关节脱位、颈椎椎骨畸形等。

  (2)视力障碍因斜颈引起双眼不在同一水平位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影响视力。

  (3)颈椎侧凸主要是由于头颈旋向健侧,因而引起向健侧的代偿性侧凸。

本段由"zhanglulu"编辑

4先天性斜颈诊断编辑本段

诊断

先天性斜颈诊断

  1.颈部淋巴结炎婴儿患此种疾患时头颈同样可向患侧倾斜,但此时肿块伴有明显的压痛,且与胸锁乳突肌不在同一部位,易于区别。

  2.颈椎椎骨畸形多系先天性椎骨融合畸形所致,可根据X线平片所见及对胸锁乳突肌检查等加以鉴别。

  3.其他包括各种骨关节伤患,如颈椎结核自发性寰枢椎脱位等,均应注意鉴别。少见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亦可包括斜颈畸形。此外,如癔症性斜颈习惯性斜视及颈部扭伤后肌肉痉挛性斜颈等均易混淆,应除外诊断。本病的诊断多无困难,关键是对新生儿应争取及早发现,以获得早期治疗而提高疗效及降低手术治疗者的比例,因此对新生儿在做全身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双侧颈部是否对称。

  (2)双侧胸锁乳突肌内有无肿块。

  (3)婴儿头颈是否经常向同一方向倾斜。

本段由"zhanglulu"编辑

5先天性斜颈鉴别诊断编辑本段

鉴别诊断

先天性斜颈鉴别诊断

  1.颈部淋巴结炎

  患此种疾患时,头颈同样可向患侧倾斜,但此时肿块伴有明显的压痛,且与胸锁乳突肌不在同一部位易于区别。

  2.颈椎椎骨畸形

  多系先天性椎骨融合畸形所致。可根据X线平片、胸锁乳突肌检查等加以鉴别。

  3.其他

  包括各种骨关节伤患,如颈椎结核、自发性寰枢椎脱位等,均应注意鉴别。少见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亦可包括斜颈畸形,此外如癔症性斜颈、习惯性斜视及颈部扭伤后肌肉痉挛性斜颈等均易混淆,应除外诊断。

本段由"zhanglulu"编辑

6先天性斜颈治疗编辑本段

治疗

先天性斜颈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适应证主要用于出生至半周岁的婴儿,对2岁以内的轻型患者亦可酌情选用。

  (2)具体方法视患儿年龄不同可酌情采用下列方法。①手法按摩新生儿一旦发现本病,应立即开始对肿块施以手法按摩,以增进局部血供而促使肿块软化与吸收。对轻型者有效,甚至可免除以后的手术矫正。②徒手牵引于生后半月左右开始,利用喂奶前时间,由母亲使患儿平卧于膝上,并用一手拇指轻轻按摩患部,数秒钟后,再用另手将婴儿头颈向患侧旋动,以达到对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具有牵引作用的目的。如此每天5、6次每次持续0.5~1分钟,轻症患儿多可在3~4个月以内见效。③其他包括局部热敷,睡眠时使婴儿头颈尽量向患侧旋转给予挛缩的胸锁乳突肌以牵拉力等。因患儿刚刚出生不久,所以各种操作均需小心、细心与耐心切勿因操之过急而引起误伤。

  2.手术疗法

  (1)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此为传统的术式一般都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及锁骨端,通过1~1.5cm长的横形切口将该肌切断。此术式简便、有效、易掌握,自乳突端将该肌切断,适用于女孩。

  (2)胸锁乳突肌全切术即将整个瘢痕化的胸锁乳突肌切除手术较大,适用于青少年患者。术中应注意切勿误伤邻近的血管及神经。

  (3)部分胸锁乳突肌切除术指对形成肿块的胸锁乳突肌做段状切除,适用于年幼儿童局部肿块较明显者。

  (4)胸锁乳突肌延长术适用于肌肉组织尚有舒缩功能者。一般可延长2~2.5cm年长者可稍长。

本段由"zhanglulu"编辑

7先天性斜颈并发症编辑本段

并发症

先天性斜颈并发症

  常引起颈椎向健侧代偿性侧凸。

本段由"lizhifei"编辑

““先天性斜颈””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先天性斜颈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30

最新编辑时间:2018-04-26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先天性斜颈简介
2先天性斜颈病因
3先天性斜颈临床表现
4先天性斜颈诊断
5先天性斜颈鉴别诊断
6先天性斜颈治疗
7先天性斜颈并发症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