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分为3种,即热结节、温结节和冷结节。若结节部位摄碘量高于邻近正常甲状腺组织,称为热结节。若摄取量等于或接近甲状腺的摄取量,称为温结节。若摄取量低于甲状腺摄取量或结节部位根本无放射性元素碘时,则称为冷结节。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3-4242/2008/11/24.htm
甲状腺肿引发冷结节的相关原因:
1、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的碘含量和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成反比。
2、家族性:甲状腺肿的致病原因在于遗传性酶的缺陷,造成激素合成障碍。
3、药物:如硫氰化钾、过氯酸钾、对氨基水杨酸、硫脲嘧啶类、磺胺类、保泰松、秋水仙素等,可妨碍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从而引起甲状腺肿。
甲状腺瘤引发冷结节的相关原因:
1、外部射线照射:幼年时期头、颈、胸部曾经进行过X线照射治疗的人群,其甲状腺癌发病率约增高100倍,而甲状腺腺瘤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2、TSH过度刺激:部分甲状腺腺瘤病人可发现其血TSH水平增高,可能与其发病有关。实验发现,TSH可刺激正常甲状腺细胞表达前癌基因c-myc,从而促使细胞增生。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2-7157/2009/06/24.htm
甲状腺冷结节的诊断依据:
1、病史:不少病人并无症状,而在查体时发现。有些病人可有症状,如短期内迅速增大,则可能是腺瘤囊性变出血所导致,有局部疼痛和压痛;若过去存在甲状腺结节,近日突然快速、无痛地增大,应考虑恶变可能。
2、查体:明显的孤立结节是最重要的体征,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软,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
冷结节需要与以下症状鉴别:
1、热结节:结节处吸收碘的能力大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多属良性之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因结节处分泌大量甲状腺激素,抑制了TSH的分泌,导致结节以外的甲状腺组织吸收131I下降。故结节周围,甚至全部甲状腺组织无吸收131I的现象。
2、温结节:结节处之放射强度与其它甲状腺组织无差异。大多为良性肿瘤。
3、凉结节:结节组织无吸收碘的功能,故结节处无放射性。此类结节约20%左右为癌。对单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十分清晰者,癌的可能性较大。配合血清降钙素的测定,可提高诊断率。凉结节多见于甲状腺未分化癌、髓样癌、甲状腺囊性变及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xseatuzuvwscixvoerextaxa_1.html
甲状腺冷结节的检查:
1、甲状腺功能
①血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T3、T4升高,核素扫描示冷结节,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
②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提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③血清降钙素升高见于髓样癌。
④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升高提示甲状腺癌转移或残灶复发。
2、甲状腺B超
是初筛甲状腺结节的主要和常用的方法,也是甲状腺结节动态观察的主要手段。
3、颈部×线检查
观察结节与气管的关系,有无钙化及钙化特征。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2-7157/2009/06/24.htm
甲状腺冷结节的治疗:
1、甲状腺激素:干甲状腺制剂常用量为每天90-180mg,疗程一般3-6个月,停药后如有复发可以重复治疗,以维持基础代谢率正常范围;左旋甲状腺素(优甲乐)对于早期阶段的年轻患者,可每天100ug治疗,第二个月增加值每天150-200ug,血清TSH浓度测定可以估计甲状腺受抑制的程度。
2、中医药治疗:TH磁药免疫平衡疗法:仅见颈部粗大,无特殊自觉症状者属于气郁痰结证,治宜化痰软坚,可选用海藻、昆布、浙贝、青皮、海浮石、半夏等。此外,适当进食海带、海蜇皮等海产或含碘丰富的食物。
甲状腺冷结节的预防:
由于甲状腺腺瘤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无良好针对冷结节的预防措施,对甲状腺冷结节的早发现、早治疗即是防止病情发展的最好措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可能对本病的预防有效。预防甲状腺结节首先一定要有控制碘摄入的概念,甲状腺机能亢进会直接导致身体新陈代谢率的提高,所以建议有家族病史的朋友每天可适度的增加体内所需的热量。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wvtuurtaztauvxswxwwxse3v_1.html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