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

  • 别名:恶性甲状腺肿、石瘿
  • 患病部位:颈部,甲状腺
  • 所属科室:外科,普通外科
  • 细分症状: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
  • 相关疾病: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相关检查:生化检查、核素检查、X线平片检查、CT扫描检查
  • 相关药品:左甲状腺素钠片、泛酸钠、心可舒丸、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
  • 相关症状:非对称性硬块、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局部压痛

1甲状腺癌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 (60%)、滤泡状腺癌(20%),但预后较好;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易经血运转移;未分化癌预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3~6个月。甲状腺癌中以乳头状癌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学可以分类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分化型甲状腺癌又可以分类为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滤泡状甲状腺癌(follicta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前者占全部甲状腺癌的75%,后者占16%。甲状腺癌即甲状腺组织的癌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以后,甲状腺癌是近20多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年均增长6.2%。目前,已是占女性恶性肿瘤第5位的常见肿瘤。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癌症:英文版》 2003年 第2期

2甲状腺癌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与摄入含碘高的食物有关,另外,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从而导致癌变。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认为,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缺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增高,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发生甲状腺肿大,出现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但多为滤泡状甲状腺癌,含碘很高的食物摄取较多,高碘饮食可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

  在临床上,很多事实说明甲状腺的发生与放射线的作用有关,在婴幼期曾因胸腺肿大或淋巴腺样增殖而接受上纵隔或颈部放射治疗的儿童尤易发生甲状腺癌,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的细胞增殖旺盛,放射线是一种附加刺激,易促发其肿瘤的形成。成人接受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状腺癌的机会则不多见。

来源资料:《中国肿瘤临床》 2012年 第17期

3甲状腺癌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对于肿块形状的鉴别是诊断甲状腺癌方法的第一步,如果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甲亢,其外形通常呈碟状,如果是出现圆形肿块,可能是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如果肿块是弥漫性的或者是多发性的结节可能为甲状腺肿,但是如果有直径超过2厘米的囊肿,可能就是甲状腺癌了。仔细触摸肿块表面,根据光滑程度的不同进行诊断,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呈光滑感;甲状腺炎多为不光滑者,如果肿块是单个,并且有实体感不光滑,应疑似癌肿。

  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关键是鉴别结节的性质,诊断甲状腺癌前,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甲状腺炎

  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炎都可能误诊为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不对称性增大,结节状,与周围组织粘连和固定,但光镜下的表现不同。

  (1)亚急性甲状腺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滤泡的破坏,释放出胶体,有体温升高,甲状腺肿大,一侧甲状腺变硬,伴有轻压痛,数周后可累及另一侧甲状腺;有的病例可在数月内反复缓解,血清T3,但甲状腺131I吸收率显著降低,这种分离现象有诊断价值。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素补充治疗效果较好。大多数病例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

  (2)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多发生在40岁以上妇女,双侧甲状腺慢性,橡皮样硬度,表面有结节,一般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或固定,颈淋巴结无肿大,而且部分与甲状腺癌并存,如黏液性水肿,甲状腺抗体明显升高。

  (3)硬化性甲状腺炎(Riedel病):又称纤维性甲状腺炎,为全身慢性纤维增殖性疾病局部表现,平均2~3年,基础代谢正常或稍高,质硬如木样,但保持甲状腺原来的外形,常与周围组织固定并出现压迫症状,表现为呼吸紧迫,难与甲状腺癌鉴别。

  2、结节性甲状腺肿

  一般有缺碘的基础,中年妇女多见,病史较长,病变常累及双侧甲状腺,呈多发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平滑,质软,结节一般无压迫症状,部分结节发生囊性变,腺体可对称性缩小,甲状腺肿块迅速增大并使周围组织浸润,肿块坚实,活动性差,继而颈深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3、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1)MEN 2A型:为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多有家族史,在C细胞增殖阶段就可以认为髓样癌存在,然后才发生嗜铬细胞瘤,且分泌儿茶酚胺,儿茶酚胺异常增高时,可出现心悸,可出现于甲状腺髓样癌之前,作局部病变的病理检查,可见表皮与真皮间有淀粉样物沉积,产生原因未明,可能预示髓样癌。

  (2)MEN 2B型:为甲状腺髓样癌,包括舌背或眼结膜下黏膜神经瘤,Marfanoid体型(体型瘦长,肌肉发育差,可出现肠梗阻或腹泻,较早出现转移,病变可能已扩展到颈部以外,但仅少数为恶性,如腹泻,往往为双侧性,且常因嗜铬细胞突然死亡,应先处理嗜铬细胞瘤,术后再择期切除甲状腺髓样癌,应先处理甲状腺髓样癌,皮质醇增多症多可缓解,预后差,MEN 2A型较好,散发型居中。

来源资料:《中华肿瘤杂志》 2002年 第2期

4甲状腺癌症状检查

  甲状腺癌患者应进行血清生化检查,血清生化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术后随访。其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测定、降钙素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测。如果医生检查发现患者的甲状腺肿块坚硬如石,活动度较差或完全固定,界限不清以及颈部有肿大的淋巴结等,会让患者进一步做B超检查或X线检查。

  B超检查可显示甲状腺肿瘤或颈部其他部位显示出肿大的淋巴结。通过颈部正、侧位X 线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气管被甲状腺肿瘤压迫变窄或移位,或气管腔内不光滑或有软组织影,或椎骨至气管之间软组织明显增厚。此时,应进一步作CT及磁共振检查。

  CT及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显示甲状腺肿瘤的部位、界限、病变范围、与周围器官和邻近大血管的关系,颈部是否有肿大淋巴结,为甲状腺肿瘤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胸部和腹部CT及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胸部和腹部脏器是否有转移,也可作放射性核素诊断,如甲状腺静态成像和甲状腺功能成像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放射性成像图中的热、温、冷结节的分类,仅与甲状腺肿瘤对放射性核素摄取功能有关,而与肿瘤的良恶性无直接关系。

  如果CT及磁共振检查仍然不能确诊,可作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这是最有助于甲状腺肿瘤诊断的方法。细胞学诊断是用细针穿刺可疑的甲状腺肿块,然后抽取少量甲状腺组织涂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病理学诊断是切取少部分肿瘤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此方法是最准确的诊断手段,但患者要承受手术痛苦。因此,对于可以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肿块,一般不用此诊断方法,必要时可以在手术中作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来源资料:《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年 第1期

5甲状腺癌治疗/预防

  甲状腺癌可早期发生淋巴转移,且可通过血行发生远处转移,因此预后较分化型甲状腺癌差。由于髓样癌对甲状腺素制剂抑制和碘131治疗都无效果,因此,手术是治疗髓样癌首选且唯一可能治愈病人的方法。美国甲状腺协会推荐髓样癌的基本术式为全甲状腺切除及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对于临床诊断的髓样癌,如肿瘤为单发且微灶,降钙素水平<400ng>1cm,或B超检查怀疑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则应行患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400ng-->

  对降钙素水平>400ng/L,进一步检查明确无远处转移者,也应加做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对双侧肿瘤或肿瘤侧颈侧区淋巴结广泛转移的病人,还应考虑做双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预防甲状腺癌可在生活中做到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体育锻炼等。

  加强体育锻炼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自身的体质。应多在阳光下运动,这样可以促使排汗,而排汗可以将体内的酸性物质排出,从而就应可以避免酸性物质的形成。

  保持良好的心态

  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压力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压力过大可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就会出现紊乱,从而就会导致体内酸性物质沉积,时间久了就会诱发疾病。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预防甲状腺癌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长期吸烟喝酒对健康伤害很大,可导致多种癌症疾病发生。而且烟酒都是极酸的酸性物质,如果长期吸烟喝酒容易导致酸性体质,从而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肉类、农作物、发霉的食物等,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防止病从口入。不要吃太多咸而辣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冷或太热的食物,年老体弱的患者应适当食用防癌食物,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来源资料:《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年 第3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甲状腺癌症状描述
2甲状腺癌症状起因
3甲状腺癌症状诊断/鉴别
4甲状腺癌症状检查
5甲状腺癌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