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精枯髓竭

精枯髓竭

  • 患病部位:腰部,肾
  • 所属科室:中医科,中医内科
  • 细分症状:精气亏损、禀赋不足、久病耗损、后天失养型精枯髓竭
  • 相关疾病:肾虚腰痛、肾虚、肾虚眩晕、肾虚耳鸣、肾精亏虚
  • 相关检查: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肾脏CT检查、肾脏触诊检查
  • 相关药品:蓉蛾益肾口服液、参味补肾合剂、补肾强身片、芪仙补肾胶囊
  • 相关症状:尿频、性欲减退、腰酸背痛、肾阴虚、月经失调、腰背刺痛

1精枯髓竭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精枯髓竭是指肾精空虚,不能充养脑髓的病症。肾所藏之精,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精的主要功能是主人体的生长繁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神精能调节脏腑之精,供其活动需要;能生髓、养骨、补脑、并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体能力。《证治汇补·消渴章》“上消者心也,多饮少食,大便如常,溺多而频。中消者脾也,善渴善饥,能食而瘦,溺赤便闭。下消者肾也,精枯髓竭,引水自救,随即溺下,稠浊如膏。”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2精枯髓竭症状起因

  精枯髓竭由于拖延的时间比较长,由气及血,肾络淤阻,肾脏血脉爬满血渣滓,血毒沉积,肾气摄纳作用减退,逐渐出现肾功能恶化,从而表现昼尿频多、尿后余沥不净(如前列腺肥大所致)、夜尿清长、小便失禁、遗精频作等。而肾精亏虚之形成多数是由于老年体衰,肾的精气亏损,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所致。常见疾病有肾虚、肾虚腰痛等。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年第3期

3精枯髓竭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精枯髓竭以肾精亏虚、耳窍失充为主要病机。肝肾阴虚,精血亏少,或纵欲过度,耗伤肾精,必致髓海空虚,耳窍失于充养,故见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为肾之府,肾阴亏虚,腰府失养,故腰膝酸软;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故见五心烦热,颧红;虚火内扰则潮热盗汗;虚火扰动精室,故遗精滑泄;舌红少苔,脉细数乃肾精亏损、阴虚内热之象。本证以耳聋、耳鸣,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为主要肾精亏虚辨证要点。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冯氏锦囊秘录》

4精枯髓竭症状检查

  临床上针对于精枯髓竭的检查,主要根据其症状来诊断,表现为生长、发育与生殖的障碍或早衰等症。中老年人则主要表现为较同龄人早老,或患有严重的体虚衰羸等,症见齿摇松动、耳鸣耳聋、健忘痴呆、骨质疏松等。世传五脏辨法,谓肝热筋灼,惊痫螈;肺热咳嗽,气上口渴;脾热肉消,便秘潮热;肾热骨蒸,精枯髓竭。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健康必读》2011年第11期

5精枯髓竭治疗/预防

  精枯髓竭是中医的说法,并不是说肾实质有病变。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可以滋补肾阴,见效可能不是那么快,但虚证一般病程较长,疗效不会特别快,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才见效的。除了吃药,平时可以食补,枸杞、山药、核桃都可以补肾阴。黑色入肾,黑色的东西可以多吃些。

  石菖蒲1斤(去须,切,无灰好酒浸,冬3宿,夏2宿),乳香1两(另研),远志半斤(酒浸,去心,浸作如上法)。制做方法上为细末,用浸药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有宁心养气,定魄安魂,疗诸虚不足,生元真气,补精枯髓竭之功效。

来源资料:《证治汇补》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精枯髓竭症状描述
2精枯髓竭症状起因
3精枯髓竭症状诊断/鉴别
4精枯髓竭症状检查
5精枯髓竭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