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简介
胃潴留或称胃排空延迟是指胃内容物积贮而未及时排空。凡呕吐出4~6小时以前摄入的食物,或空腹8小时以上,胃内残留量>200ml者,表示有胃潴留存在。本病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种,前者包括消化性溃疡所致的幽门梗阻,及胃窦部及其邻近器官的原发或继发的癌瘤压迫、阻塞所致的幽门梗阻。
胃潴留病因
功能性胃潴留多由于胃张力缺乏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术引起的胃动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以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均可引起本病。尿毒症、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全身或腹腔内感染、剧烈疼痛、严重贫血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用也可致本病。
胃潴留临床表现
呕吐为本病的主要表现,日夜均可发生,一天1至数次。呕吐物常为宿食,一般不含胆汁。上腹饱胀和疼痛亦多见。腹痛可为钝痛、绞痛或烧灼痛。呕吐后症状可以暂时获得缓解。急性患者可致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患者则可有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严重或长期呕吐者,因胃酸和钾离子的大量丢失,可引起碱中毒,并致手足抽搦。体格检查可见脱水表现,上腹部膨隆,中上腹压痛并伴振水声。见到胃型,且有自左向右的胃蠕动波增强者,多提示胃出口处阻塞;如只见到胃型而无蠕动波则提示为胃张力缺乏。
胃潴留检查
1.血液检查
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血气分析检查提示酸碱平衡紊乱,部分患者可有尿素氮升高。
2.胃肠X线检查
X线下提示钡剂在4小时后仍存留50%,或6小时后仍未排空。
3.超声波
胃肠超声波可见上腹或左上腹部可探及囊实性肿块,即胃型,内为无回声区,有漂浮光点及光团,随体位向重力低位移动,下胃管抽吸后,肿块亦随之缩小。
4.胃镜检查
胃镜下可见大量的滞留物。
5.胃管吸收
胃管可吸出4小时前摄入的食物。
胃潴留诊断
如有呕吐宿食、空腹时腹部有振水声者,即胃潴留。进食4小时后,可从胃管自胃腔抽出食物则获证实。胃肠钡餐检查时,钡剂在4小时后仍存留50%,或6小时后仍未排空,均为本症之佐证。应注意器质性和功能性胃潴留的鉴别。前者胃蠕动增加,后者胃张力降低,胃蠕动减少。
胃潴留鉴别诊断
应注意器质性和功能性胃潴留的鉴别。前者胃蠕动增加,后者胃张力降低,胃蠕动少。
(1)血液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血气分析检查提示酸碱平衡紊乱,部分患者可有尿素氮升高。
(2)胃肠X线检查:X线下提示钡剂在4小时后仍存留50%,或6小时后仍未排空。
(3)超声波:胃肠超声波可见上腹或左上腹部可探及囊实性肿块,即胃型,内为无回声区,有漂浮光点及光团,随体位向重力低位移动,下胃管抽吸后,肿块亦随之缩小。
(4)胃镜检查:胃镜下可见大量的滞留物。
(5)胃管吸收:胃管可吸出4小时前摄入的食物。
胃潴留并发症
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和肾前性氮质血症等。
贫血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
胃潴留治疗
1.一般治疗
给予少渣饮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3.对症治疗
给予促进胃动力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