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千日疮

千日疮创建词条目录

目录

1简介
2病因
3临床表现
4诊断
5治疗
展开
收缩
  • 英文名:verrucavulgaris
  • 其他名称:疣目,枯筋箭,悔气疮,瘊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及青年
  • 医保:
  • 病因:风热毒邪搏于肌肤
  • 症状:压痛、丘疹、瘙痒

1千日疮简介编辑本段

简介

千日疮简介

  千日疮,又名疣目、枯筋箭、悔气疮、瘊子等,俗称刺瘊。其特点是肤生赘疣,初如赤豆,状似花蕊,日久自落,故名千日疮。可见于现代医学诊断的寻常疣。千日疮多由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或由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所成。也有因外伤染毒而引起。

本段由"123456fl"编辑

2千日疮病因编辑本段

病因

千日疮病因

  1.致病菌感染

  致病菌为人类乳头瘤病毒,皮肤和黏膜的损伤、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感染本病的直接因素。人乳头瘤病毒经伤口进入暴露的基底细胞。可以分裂的基底层细胞是病毒DNA的贮存处,带有病毒DNA的上皮细胞可以不出现任何临床表现而呈潜伏状态。发病时,病损处皮肤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和过度角化,伴有角化不全现象。

  2.免疫力低下

  千日疮的病程与机体免疫有重要的关系。千日疮在相对健康人群长期不消退的机制目前尚未清楚,可能与局部或全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或产生免疫耐受有关。

本段由"123456fl"编辑

3千日疮临床表现编辑本段

临床表现

千日疮临床表现

  初起小如粟粒,渐至大若黄豆,突出皮表,色灰白或污黄,表面呈现蓬松枯槁,状如花蕊。所发之数多少不一,少者独一,多则甚至数十者,或散在或群聚,并无一定规律。一般无自觉症状,若受挤压则局部有疼痛感,或碰撞、摩擦时易于出血。好发于手指、手背、甲缘及足部、面部、脖子、前胸、后背。

本段由"123456fl"编辑

4千日疮诊断编辑本段

诊断

千日疮诊断

  诊断依据

  1.好发于手指、手背、甲缘及足部。

  2.皮损为针尖至豌豆大,硬实丘疹,表面粗糙,呈花蕊或刺状。

  3.初发为单个,可自身接种而增多,多无自觉症状,病程慢性。

  鉴别诊断

  1.疣状痣:始自幼年,常排列成线状,与神经走行一致,表面光滑或粗糙,呈刺状隆起,色淡褐或灰黄,无自觉症。

  2.疣状结核:为不规则的疣状斑块,四周有暗红色浸润,组织病理有特异性结核性肉芽肿。

  3.获得性脂纤维角化瘤:发生于指(趾)关节附近,表面光滑可有短蒂。

本段由"123456fl"编辑

5千日疮治疗编辑本段

治疗

千日疮治疗

  中医认为疣体的形成由热邪煎熬成块而致,治疗以清热为主。

  1.熏洗法

  板蓝根或苦参片,加水1500~2000ml,水煎后去渣,熬至500ml左右,可先熏后洗,每天用温药水浸泡患处1~2次,每次15~20分钟。可以使用纱布蘸药稍用力擦洗,以不擦破为度,7次为一个疗程,一般一周后疣体脱落,之后连用一周,巩固疗效。

  2.醋蛋治疗

  鸡蛋若干,泡入食用醋中1~2星期,用时取出鸡蛋1~2个,煮熟即食。

本段由"123456fl"编辑

““千日疮””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千日疮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30

最新编辑时间:2018-04-26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千日疮简介
2千日疮病因
3千日疮临床表现
4千日疮诊断
5千日疮治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