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病因
阴茎癌的确切病因至今仍不清楚,大家公认的是与包茎和包皮过长关系密切,包皮垢以及慢性炎症刺激是阴茎癌的重要原因。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婴幼儿期行包皮环切术可以预防阴茎癌的发生,而儿童期或成年以后再行包皮环切术并不能降低阴茎癌的发病率。
因此,患有包茎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而对于包皮过长的人来说保持包皮局部的清洁最为重要,也可以降低阴茎癌的发病率。现在临床上所见阴茎癌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有包茎。此外,阴茎癌相关病因还包括患有阴茎硬化性苔藓、疣、湿疣、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以及包皮环切不彻底,因此,有上述疾患的患者也应尽早治疗。
阴茎癌临床表现
阴茎癌常起始于阴茎头、冠状沟及包皮内板的黏膜上,对于患有包茎的患者病变早期不易被发现,可触及包皮内有结节或肿块,且逐渐增大,并可穿破包皮露出癌肿。包皮口常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流出。
包皮可以外翻能够显露阴茎头的患者则表现为病变处出现丘疹、乳头状或扁平突起、疣或菜花状斑块、溃疡,病变逐渐增大,表面常伴有恶臭分泌物。阴茎癌很少发生在阴茎体部。由于伴有感染,阴茎癌患者常伴有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约有50%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
阴茎癌临床诊断
典型的阴茎癌患者,通过临床查体,诊断并不困难。确诊该病需要取病变处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最常见的是角化型和中分化鳞状细胞癌。阴茎鳞状细胞癌中还有基底样癌、湿疣状癌、乳头状癌、肉瘤样癌、混合性癌和腺鳞癌7种亚型。其他类型阴茎癌较罕见。
阴茎癌治疗
手术切除病变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根据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分期决定选择包皮环切术、阴茎部分切除术和阴茎全切除加尿道阴部造口术。阴茎部分切除术切除范围应距肿瘤边缘至少2cm以上正常组织。
因常伴有感染,手术前较好先抗炎治疗一周,包括病灶局部的抗炎处理。对于腹股沟无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目前不主张常规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如活检证实腹股沟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或清扫术。术后可考虑联合放疗。
对于晚期阴茎癌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应考虑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平阳霉素、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化疗亦可配合手术和放疗。
阴茎癌预后
多数阴茎癌恶性程度低,积极治疗预后良好。早期阴茎癌患者手术后治愈率可达70%~80%,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有20%~30%。如不治疗一般在2年内死亡,无5年生存率。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